当前,中国农业和肥料行业已经全面迈入供给侧改革的攻坚时期。然而,在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中,笔者发现,企业不约而同反映“复混肥‘一品一证’登记政策正在成为肥企开展供给侧改革绊脚石”的困惑。企业认为,“一品一证”登记应改为“一企一证”。而也有业内专家觉得,化肥市场鱼目混珠,坑农害农事件频发,登记政策不仅要继续实施,而且还要趋严。
供给侧改革,说直接点就是市场要说明,企业去生产什么。拿肥料供给侧改革来说,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最好的供给侧改革。2004年湖北省枝江市农民曾祥华向高层领导提出测土施肥的要求,从而拉开了中国新一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序幕。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搞好沃土工程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自此,国家每年投入数亿元资金在全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且投入资金每年在逐步递增。
测土配方施肥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推广了多年,每家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公司制作的复混肥品种都有上百个,甚至达到几百个。当前除了河北省外,复混肥要去省农业主管部门取得登记证。尽管负责复混肥料登记的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在简化登记手续和降低、免收登记环节费用方面有了很好的进展,但是“一品一证”对于配方肥料、区域专用肥料、作物专用肥料对配方差异化的需求不匹配。很多配方肥料生产企业要设立一个庞大的配方登记人员队伍,有时测土确定配方后,因为登记的办理时间耽误了当季的供肥最佳时间。
据了解,《肥料登记管理办法》中提出“对经农田经常使用,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相关这类的产品免予登记”,而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有了国家标准的复混肥依然需要“一品一证”登记。可以说,登记制度与“测土施肥”背道而驰。对企业来讲一个配方只能对应一个登记证号,那么申请登记的费用就要多出十几万,产品包装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每换一次配方或者登记证号都要重新雕版,版费大概要多出几十万,登记证到期,原有的包装袋、单价近千元的雕版都要变,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资源,登记显然成了肥企供给侧改革的绊脚石。
建议对于省级登记的复混肥料取消登记管理或者考察企业质量控制能力实行“一企一证”发证方式。国家质检系统对于各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正在试点的“一品一证”变为“一企一证”的改革,值得农业主管部门在肥料登记管理推进“放管服”改革时借鉴。“一企一证”会激发配方肥料生产企业更精准地为农民提供配方肥料品种的热情,有利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逐步提升,并稳定较高水平。
从目前中国国情来看,肥料登记是必须的。生产许可证和肥料登记证各有侧重,登记重效果而不重工艺,生产许可证重工艺不重效果。许可证只管肥料是怎么产出的,至于生产出的肥料合不合格是不管的。而肥料登记证管的就是这些--必须在说明书上明确说明含有哪些元素,在什么作物上起啥作业,这是保障产品效果所必须的。同时,工商质检部门也只管产品合不合格,至于肥料施用到田地里的效果,和产品特性这些都需要登记管理。
随着复混肥产能过剩,市场之间的竞争显然已白热化。致使复混肥市场鱼目混珠,坑农害农事件频发。供给侧改革最终需要企业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来实施。但是,当前复混肥产业创新存在着对肥料概念没有充分把握、过分炒作概念、缺乏深入研究、无限延伸肥料功能等情况,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假使放开登记,农民更是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复混肥难辨真假。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讲,在中国肥料品牌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之前,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是农民放心购买某款复混肥的依据。
这些年中国出现了很多新型复混肥料,但大多缺乏深入的机理研究,很多所谓的“创新”将不是肥料基本功能的现象认为是新发现,任意夸大肥料可能具有的一些次要功能。为了追求肥料品种的差异化,本是肥料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在中国被称为“卖点”,而且目前中国肥料的“卖点”大部分以肥料功能的外延为基本内容,反而把肥料最基本的功能--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淡化甚至忽略。中国复混肥产业当前正处于乱战时期,浮躁情绪充斥着整个产业。复混肥登记政策不仅要继续实施,而且还要趋严,这样才可以保障复混肥市场健康发展。来源: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