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7%的耕地资源,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这其中,肥料功不可没,正所谓“一分肥,一分粮;十分肥,粮满仓。”近年来,钾肥、氮肥、磷肥、复合肥产量整体稳定维持在5500万吨上下浮动。
相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化肥相关企业超过150万家。山东以20.83万家高居第一,河南(10.92万家)、河北(10.24万家)紧随其后;从城市来看,潍坊(3.01万家)、临沂(2.78万家)、北京(2.66万家)位列前三。
下面根据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化肥百强”,粗略地介绍一下行业情况。从地区分布来看,湖北、山东、四川公司数领先。排在榜单16-20位的是史丹利、中海化学、鄂中生态、祥云股份、爱普控股。
史丹利的前身是华丰化肥厂,成立于1992年,总部在山东临沂临沭县,主营业务为复合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三安”牌复合肥是全国复合肥中单品牌销量最大的品牌之一。
史丹利曾邀请赵本山、范伟、陈佩斯、王宝强、郎平等名人代言,首开化肥企业找代言人宣传的先河,“黄土地、黑土地,施肥就用史丹利”的广告语响彻大街小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初,阿根廷球星梅西宣布成为赤水河酒的代言人。品牌背后的贵州中赤酒业隶属于史丹利农业集团。这家山东化肥巨头正在谋求转型,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
瑞星集团、云图控股、六国化工、川发龙蟒、金正大分列11-15位。瑞星集团的前身为1973年建成投产的东平县化肥厂,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成为集高端化工、粮食加工、研发技术、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公司集团,总资产150亿元,年营业收入130亿元。
排在榜单6-10位的是分别是新洋丰、三宁化工、河南心连心化工集团、云南祥丰集团、施可丰。从一家乡办小磷肥厂,新洋丰经过40年的耕耘,成长为中国磷复肥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依托母公司洋丰集团5亿吨磷矿资源以及全国11大生产基地,现已形成年产各类高浓度磷复肥约990万吨的生产能力,拥有“洋丰”“澳特尔”“乐开怀”“力赛诺”等品牌。
宜化集团排在榜单第5位、高居“2023中国特种肥料企业50强”榜首。其前身是创建于1977年的宜昌地区化工厂,被誉为“宜昌工业长子”。集团在湖北、新疆、内蒙、青海等地设有30多家生产型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湖北宜化去年化肥销量278.6万吨,同比减少0.74%;实现出售的收益91.13亿元,同比增长22.40%。
位居第四的中化化肥,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化集团的核心企业,涵盖资源、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全产业链。拥有60多年的化肥国际贸易经验和国际贸易关系网络实力,是中国进口化肥的主渠道。
整体来看,由于国内磷矿资源相对丰富以及天然气供给市场相对充裕,磷肥、氮肥市场的参与企业较多。相比之下,我国钾矿主要依赖进口,钾肥市场参与企业较少。排名第三的青海盐湖是中国最大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自1958年建厂以来,已累计生产7200多万吨钾肥(截至去年底)。
位居次席的云天化集团,磷肥产能位居全国第二、全球第四。其中,磷酸二铵(可供水稻、小麦、棉花、玉米、花生等多种作物作基肥施用,也适合蔬菜、甘蔗、马铃薯等作物施用)市占率位居全国第一,拥有三环、金富瑞等品牌;去年实现盈利收入136.29亿元。
贵州磷化集团连续四年蝉联榜首。这是由瓮福(集团)和原贵州开磷控股(集团)于2019年6月整合重组而成,去年实现盈利收入485.55亿元,排在2023中国企业500强第488位。
作为我国最大的磷肥生产企业(产能亚洲第一、世界前三),贵州磷化集团60年如一日肩负起涉农支农企业的重任。今年上半年对照工信部下达的全年310万吨磷肥生产任务,完成年度任务的73.9%,保障了我国超四分之一粮食生产的磷肥供应。
。